怕寒体虚肾气差?试试广东人常煲的5款汤,温补不燥不上火!
寒从脚起,虚由肾生。
当你一入秋冬就手脚冰冷、早起犯困、精神不振、夜尿频多、腰膝酸软,别只当是“熬夜太多”,这很可能是肾气亏虚、阳气不振的信号。尤其对于体寒体质者而言,一碗好汤,胜过千言万语。
广东人最懂如何以汤养身、四时调理,他们常年煲汤,不是为了口腹之欲,而是一碗汤、一味料,调阴阳、固肾元。今天,我带你走进五款不常见却极具温补力的广东靓汤,每一款都温润不燥,补而不峻、润而不腻。
一、沙参炖羊肚菌汤:扶正固本,养阴生津
不一样的“补”:沙参+羊肚菌
沙参不单润肺,更能滋阴益气、缓解虚火,与味道鲜美、富含多糖的羊肚菌搭配,生津益肾、提高免疫力的同时,又清而不寒。羊肚菌虽价格略高,却是深山之宝,滋养精微之气而不燥热,极适合怕冷、虚弱又怕上火的人群。
展开剩余77%推荐煲法:沙参20g、羊肚菌3~5朵(泡发)、瘦肉300g,炖煮1.5小时。可加枸杞点缀,滋补更显。
二、山药搭黄精煲鸡:养肾润脾,延年强骨
山药常见,但黄精少人知,实为“长生药”之誉
黄精有“补而不燥,润而不腻”之美誉,可润肺益肾、养阴润燥、延年益寿。搭配山药,一健脾养胃、一养肾填精,内外兼顾,滋补而不伤气。特别适合那些肾气不足又常胃口差、容易乏力的中老年人。
推荐煲法:黄精15g、铁棍山药150g、乌鸡半只,清炖90分钟。汤色乳白,香浓滋润,四季皆宜。
三、桑寄生橘核煲排骨:温肾散寒,舒筋止痛
寒性腰痛,试试这味“筋骨汤”
桑寄生,是岭南草本中的珍宝,善祛风湿、强筋骨、安胎调经;橘核则入肝肾,行气止痛,改善寒湿凝滞所致的腰酸腿痛。这道汤尤适合久坐办公、腰膝痠软、关节不利的人,尤其是女性宫寒、月经不调者,也可常饮。
推荐煲法:桑寄生15g、橘核10g、排骨500g,文火慢炖1小时。煲好可加少许红枣提甘,益气补虚。
四、肉苁蓉炖鹿筋汤:壮肾阳、补精血、润肠通便—— 重点推荐
这才是真正的“肾之圣品”!
肉苁蓉,自古被誉为“沙漠人参”,性温味甘,能养肾阳、益精血、润肠通便。鹿筋富含胶原蛋白,补筋骨、养肝肾,二者合煲,是强筋壮骨、固本培元的绝配。
在这里,我们特别推荐“云掌门·高品质肉苁蓉”:来自阿拉善荒原,仿野生有机种植,甄选自然生长8年以上的老苁蓉,片片直径超5cm,切片厚实有力,色泽油亮,药性饱满,非市面普通货可比。
用户反馈中提及最多的是:“泡出来油亮浓香”、“煲汤后人明显有劲”、“吃了一个月,夜尿减少”。
推荐煲法:云掌门肉苁蓉10g、鹿筋150g、姜片数片,隔水炖2小时。此汤不燥不腻,温而不燥,四季皆宜,提升肾气阳气,可连续服用三周,效果更佳。
五、虫草花搭海龙汤:固本益阳,气血双补
一道低调却奢养的“气血汤”
虫草花,非冬虫夏草,却有异曲同工之妙,富含腺苷、多肽、蛋白质,能调养肺肾、提高精力。海龙虽为传统南方煲汤药材,现代人却少知其功,能养肾助阳、益精添髓,尤其适合精力疲乏、房事过度或久病体虚者。
推荐煲法:虫草花10g、海龙5g、鸽子肉一只,炖煮1.5小时。此汤气味鲜香,提升阳气、补中益精,适合换季饮用,男女皆宜。
汤养人,须四时分明,因人而异
补,不是越猛越好;汤,不是越多越补。养肾气、扶阳气,是一场缓慢的修行,关键在“调”。广东人懂养生,他们不急于一朝进补,而是以汤为媒,温润细养,积健为雄。
怕寒体虚、肾气不济,不妨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靓汤,坚持三周,让身体说出答案。
愿你饮汤如饮春风,步履稳健,精气自足。
发布于:陕西省九融配资-炒股开户-郑州配资网站-股票短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